华彩颤音魔鬼拉, 凄美旋律玉人奏!(图1) 转自www.laowoniu.com

 【家庭影院网 HDAV.com.cn】安妮·索菲·穆特(Anne- Sophie Mutter)1963年6月29日出生于南德意志巴登的莱因费尔顿(Rheinfelden, Baden)。早年曾随赫尼希伯格(福莱的学生)学琴。七岁获全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一名,1974年又在另一比赛中获胜。赫尼希伯格逝世后,穆特考入阿伊达·斯托基教授所在的瑞士温特图尔音乐学院,并最终成为斯托基的学生。1977年随卡拉扬参加萨尔兹堡音乐节,次年再度与卡拉杨合作,初次在柏林演出。 1979年获“年度艺术家”奖,并获德国唱片大奖(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此后作为小提琴独奏家和室内乐音乐家,频繁地在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巡回演出。1990年在伦敦和斯图加特举办了“安妮·索菲·穆特音乐节”,从巴洛克时期到前卫音乐时期,多角度地展示了她的艺术才华。1995年,波兰作曲家彭代雷茨基把作品《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献给她,在莱比锡初演,这次演出为她赢得了两个格莱梅奖。1997年12月曾来中国演出,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音乐会。独奏之外,她也经常参加室内乐演奏,曾与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中提琴家基奥皮纳组成三重奏,在各地广泛演出。穆特是一位典型的德奥血统的演奏家,性格热情,具有着严谨的思维逻辑和内在个性,这使她形成了优良的演奏素质和高品位的艺术修养。卡拉扬去世后,她的演奏向多元化发展,曲目不局限于德奥古典、浪漫等传统作品,而加强了近现代作品的比重,经常演出卢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莫雷(Norbert Moret)、彭代雷茨基和里姆(Wolfgang Rihm)等人的作品。穆特在从梅纽因、阿卡多、罗斯特罗波维奇等演奏家身上吸取了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曾被喻为成当代小提琴界的“女梅纽因”。 https://www.hdav.com.cn/play-hometheater/4897.html

   转自www.laowoniu.com

颤音只有魔鬼才能演奏 诡异凄美的小提琴独奏

 

www.hdav.com.cn

  《魔鬼的颤音》——塔蒂尼曲。塔蒂尼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虽然他并没有巴赫、亨德尔那样出名,但这首作品却享有盛名。塔蒂尼不仅有精湛的演奏技巧,他对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形式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琴弓的改进方面作了很多的贡献。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有一段轶闻,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拉兰德在他的一篇名为《一个法国人在意大利的旅行》的文章里,以塔蒂尼本人口述的方式这样写道:“1713年的一天晚上,我梦见跟魔鬼签了一份合同。那魔鬼答应当我的仆人,一切都按照我的意愿来做,就是说,不论我想到什么,他都要事先为我准备好,每件事都进行的很顺利。……后来,我想:把我的小提琴给那个魔鬼,看看他是不是一位音乐家?出乎我的意料,他演奏得非常动人。那首美妙的奏鸣曲,简直超出了人类想像,包含一种至高的情调和意趣,使我永远依恋人间的幸福,而忘记去寻找天堂,我陶醉、惊叹,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兴奋得气都喘不过来了。这时,我惊醒了,马上拿起小提琴,想追捕梦中的音乐,但是没能如愿。我继续冥思苦想着梦中的旋律和音乐提示,这天晚上,终于写出了我认为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并给他起了曲名,叫《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即《魔鬼的颤音》)。但是,我还是认为它比我在梦中听到的那支曲子还差得很远、很远。如果能让我再次听到那奇妙的音乐,那怕就一次,那我也宁愿砸碎我的小提琴,并永远放弃音乐”。这个故事富有浪漫的传奇色彩后来吸引过许多艺术家,意大利作曲家法尔契以此题材写过一部同名歌剧,画家许曼尔还画过一幅名画,名字叫《塔蒂尼之梦》。 转自laowoniu.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www.hdav.com.cn

颤音只有魔鬼才能演奏 诡异凄美的小提琴独奏

 

转自老蜗牛家庭影院博客

  乐曲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以冥想般的意大利风格主旋律开始,12/8拍子,情绪悱恻而忧闷:第二乐章为快板,节奏轻快有力,灵巧的装饰音与无穷动式的快速演奏,刻画出魔鬼的形象。第三乐章常被人们解释为“与魔鬼的对话”。乐曲中,庄重的旋律与奇特的颤音相互交织,好似作者与魔鬼的谈话,这是一段需要高度演奏技巧的音乐,对于一般的乐手来说,往往是爱莫能“奏”的,颤音只有“魔鬼”才能演奏的漂亮。该乐曲经过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改编后加入了小提琴的华彩段落,更为作品锦上添花。 微信号:860275582



更多新鲜好玩的家庭影院资讯请关注家庭影院网http://www.hdav.com.cn (微信:hdavcomcn),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家庭影院音响玩家互动媒体网站。

  注:本文转自爱影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家庭影院网立场。